本文取材自本會「慶祝成立四十周年紀念專刊」之「各屆理事長回顧」丁木胤理事長專訪
文 / 財藝文化創意(股)公司
圖 / 楊為仁
丁木胤自接任台灣區冷凍空調工程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以來,因國內冷凍空調業缺乏後進而積極奔走,為台灣冷凍空調業鞠躬盡瘁。
丁木胤是公會有史以來第一位出身南部業界的理事長,但他每週至少有5天待在台北辦公室,這種克盡職守的精神,不但贏得全體會員尊敬,也為公會解決了不少難題。
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冷凍空調產業長期缺工的問題。上任後,丁木胤邀請各技職院校與公會進行產學合作,並在教育部推動的縮短學用落差等相議題研討會上提出建言,最終在102年成功促成勞委會職訓局桃園職訓中心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合作,成立「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四技產學訓專班」。丁木胤說,該專訓班首屆招生40名,一開班就立即額滿,這些學生在學校課程以及職訓中心的實體操作訓練中吸取經驗,畢業時,不但獲頒臺北科技大學畢業證書,還能取得乙級冷凍空調技術士證照,可謂「畢業即就業」。
於由桃園職訓中心與臺北科技大學合作的「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四技產學訓專班」成果良好,除了招生額度增加到60名,104年也促成台中職訓中心與中部的勤益科技大學開辦相同的產學訓專班,吸引許多中部學生報考。
丁木胤表示,冷凍空調工程運用相當廣泛,除了家用冷氣空調市場,所有工廠包括台積電、聯電等高科技大廠,都必須具備完善的空調系統,因此冷凍空調專業人才的需求絕對是長遠的課題。然而,一般人對冷凍空調工作的認知就是黑手,再加上少子化情況日益嚴重,以及家長不希望孩子學習相關技術等因素,形成了老一輩人員退休而無人可接棒的斷層情況。
「其實,冷凍空調業並非搬粗重的,它的工作內容涵蓋甚廣。」丁木胤說,包括工廠冷凍空調系統規劃、管線配置與系統整合,都屬於冷凍空調的範疇,可以說「上至太空艙、下至潛水艇都需要它」,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行業,前途無可限量。
今年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立工業科技教育學系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組,這也是丁木胤理事長任內向教育部技職司積極爭取的成果,他說:「南部過去一直沒有冷凍空調相關科系,而且南部是遠洋漁業重鎮,極需良好的冷凍設備。然而以往北部和中部冷凍空調科系,均偏重在空調技術,為因應南部特殊的冷凍市場需求,建議高師大加重冷凍方面的課程。」
丁木胤的理事長任期雖已於104年屆滿,但在他任內3年中,台灣區冷凍空調工程工業同業公會的會員從1,186家增加到1,304家,顯現出丁木胤理事長積極奔走的成果。展望未來,丁木胤認為,台灣冷凍空調技術相當成熟,但產能卻不如大陸新興市場。以現行冷凍空調管理條例對能源效率的規範,雖可防堵大陸廉價、效率低的產品進入台灣市場,但規範的鬆緊度必須跟上時代腳步,需適時調整,不能過嚴、也不能過鬆,才能使國內冷凍空調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