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取材自本會「慶祝成立四十周年紀念專刊」之「各屆理事長回顧」黃銘津理事長專訪
文 / 財藝文化創意(股)公司
圖 / 黃銘津、劉德媛
榮譽理事長黃銘津秉持37年資歷後盾,看好冷凍空調業前景,推動立法院完成「冷凍空調業管理條例」,並結合「水電」與「節能」,讓其如虎添翼,更勝一籌。
擁有37年資歷的榮譽理事長黃銘津,看好冷凍空調業前景,推動立法院完成「冷凍空調業管理條例」,並結合「水電」與「節能」,讓該產業如虎添翼,更上層樓。
先後畢業於國立臺北工專及勤益科大冷凍空調系,黃銘津自民國74年創業起投入冷凍空調業迄今,兼任勤益科大業師,教授冷凍空調標準作業流程,傳承技術實務,設立獎學金,栽培後進不遺餘力,其規劃冷凍空調及施工的「作品」-經濟部工業局與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更為他贏得兩座節約能源獎。
黃銘津於民國90年4月擔任公會理事長,上任第一天就面臨80歲老總幹事倚老賣老的人事問題,以及帳目紊亂不清的會計問題。為讓公會早日上軌道,住在台中的黃銘津著手整頓公會,一週至少有4天早起搭車到台北,監督大家確實上班。其不辭艱辛的毅力,終於澄清吏治,讓混水摸魚者知難而退,扭轉了公會的命運。
有鑑於當時冷凍空調業被列為營造業的營繕工程類下包商,僅能做維護保養,甚至可能遭到營造業併吞,黃銘津因而極力爭取立法,終而促使政府於93年4月頒布「冷凍空調業管理條例」。從此,會員可報考技術士證照,獨立依法執行事務,推動產業與技術升級,不再受制於營造業,業務也獲得保障,會員遂大幅增至一千家。對此,他不居功,只歸功於當時的經濟部工業局知識服務組朱興華副組長。
黃銘津對於社會也有強的使命感,92年,SARS病毒肆虐全球,台灣死亡人數達到80多人,致死主因為在醫院內交叉感染。黃銘津臨危受命,發揮空調專業,14天不眠不休地為當局建置全台5座專責醫院之一的803醫院SARS負壓隔離病房,對於控制疫情有莫大貢獻。面對難題,他始終以身作則,帶領公會奠定相關技術守則、案例及楷模。他回憶,有工作人員擔心地問:「如果被感染就沒命了,我們可以不接嗎?」他只回一句話:「這是需要我們專業技術的關鍵時刻,我們一定要當先驅。」從學生時期起就被冠以「服務股長」號稱的黃銘津,內心深處始終願意連任永遠的服務股長。
時至今日,冷凍空調業者在承包公共工程方面,不盡然都具優勢,黃銘津以自身所屬的銘欣技術工程公司為例說明。104年10月,承包雲林高鐵站的長鴻營造倒閉,銘欣等60多家下包商請款無門,為防類似情形再發生,黃銘津呼籲政府應儘早改善規定,准許營造商、冷凍空調商等不同業別包商各自分開請款,否則冷凍空調商在請款方面仍受制於營造商。若將政策改革為「專包專領」,便能把冷凍空調產業的弱勢轉化為優勢,業者可在公平待遇下,健康茁壯地成長。
放眼未來,黃銘津相當看好冷凍空調科系與業界的發展前景,他相信,政府若能更加重視冷凍空調專業,加速汰舊換新,就能產生節能35%的效益,他也提醒同業努力打造核心技術,加乘第二專長,保持領先地位,他說:「只要同業共好,台灣永遠是安居樂業的寶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