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榮譽理事長-陳輝俊 |
孜 孜 不 倦 勤 奮 不 懈 |
採訪:林進煌、林筱瑄、陳建至 整理:林筱瑄、陳建至
陳理事長出生於花蓮縣新城鄉,家中共有7個小孩經濟非常困窘。而身為家中長子的陳理事長從小就必需打工賺錢、貼補家用,他清楚記得唸光復國小時班上八成以上是原住民,同學間感情特別好,經常一同砍柴、拔花生、抓鱔魚、賣冰棒等「打工」分擔家計。由於家中的經濟情況間接影響了陳輝俊先生的升學路,考初中時他放棄了就讀「花中」的機會而選擇了「花工」就讀。原先就讀機械科的他因身材矮小及實習上的危險轉唸電工科,從此便與『冷凍空調』結下不解之緣。高工畢業後的他歷經了就業與當兵的歷練,深覺有所不足,在邊工作邊進修下順利考上台北工專電機科冷凍組。 從小就對學術研究相當有興趣的陳理事長,原本打算台北工專畢業後即留在學校邊當助教邊唸書,但陰錯陽差下軍事工程局搶先一步聘用了他,從事冷凍空調設計與監工的工作,但因本身對酒類敏感的關係無法適應應酬文化,毅然離開該工作並考進台船公司。在台船工作期間陳理事長有機會與日本石川島工作人員技術合作,業務往來密切並建立深厚友誼,從中學習許多日本人的做事方法,這也對他日後創業有著極大的影響。雖然一路工作相當順利但陳理事長從未斷了繼續進修的念頭,他白天上班晚上苦讀希望有機會出國深造,經過一番努力終於申請到美國的學校,當一切準備就緒回家尋求父母支持。不料,母親聽完不發一語,隔日只告訴他:「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我沒意見!」陳理事長聽完心涼了一半,他深知弟妹還小家中經濟尚需他的支持,於是他便放棄了深造的機會。而這件事也成為他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被挖角進入「友福電機」服務,不料一位王姓大股東因移民加拿大,造成員工大量流失、股東紛紛出走,最後可以說只剩陳理事長一人獨撐大局,不過危機也可能是一種轉機,最後公司決定以新台幣12萬元半賣半送的方式將公司股份轉讓給他,而他也由一名員工一躍成為經營者。當老闆與員工的角色是不同的,他必須承擔公司經營的成敗,尤其當初台灣的冷凍空調業才剛起步,要克服的問題特別繁雜,再加上不喝酒、不應酬的他,也從不聘用業務員來拓展業務,這樣特立獨行的風格使他在創業初期格外辛苦。為了學習他人經營的長處他只要一有空便埋首書本、至國外取經、蒐集資料、做研究,並請教業界前輩的經營理念,一步一腳印的帶領公司走過這30多個年頭。 陳理事長不論在業界或學術界都響有很好的風評與知名度,即使他不應酬、不聘請業務員,公司亦有源源不斷的生意上門。他經營企業一直有著很濃的學者風範,他不僅隨時充實自我,也鼓勵員工多進修。陳理事長希望員工能了解,來元福公司上班除可獲得合理的報酬外,尚有很好的學習環境,足以滿足他們的成就感。他會如此重視研發完全是受到美國Calmac公司負責人Maccracken一句話的影響,Maccracken說他這一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在實驗室裡。所以陳理事長也希望元福公司能朝這方向努力,他甚至鼓勵小孩創作發明,藉此促進家庭和諧與互相關懷的氣氛。 喜愛研發有關節能工作的陳理事長目前全心投入ESCO行業(能源技術服務產業),他表示ESCO精神所強調的就是整合不同產業共同創造商機的觀念,在整個專案進行過程中需要不同類型的產業進行合作,因此ESCO可說是一種可創造附加價值整合導向的新興產業。能源局陳金德組長更指出,ESCO屬於「綠色產業」重要之一環,各國對節約能源與溫室氣體減量的努力,造就ESCO產業龐大的商機和市場。根據歐、美、日韓等國家的發展經驗,發展ESCO產業不但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可促進知識型服務業興起,提升服務產業的附加價值,具體實現提升能源效率和經濟產值等目標,因此全球多數國家視發展ESCO產業為短期解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策略。看好國內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的未來發展,台灣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協會自94年6月創會以來在陳輝俊理事長的帶領下,會員家數成長近6倍,先後舉辦節能成功案例示範觀摩研討會、專業人員訓練班、並分別與美國EVO及大陸地區EMCA簽署合作備忘錄、參加日本及大陸地區舉行的亞洲地區ESCO節能研討會、亞洲協會交流會等國際會議。陳理事長強調,從世界潮流來看,節能產業的發展將快速成長,未來台灣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協會也將以專業的身分爭取政府授權,執行節能績效認證業務,積極參與國際ESCO組織活動,與世界同步推廣節能觀念,實踐節能行動,共同邁向節能、減碳、珍愛地球的終極目標。 冷凍空調涵蓋的範圍很廣,不論食、衣、住、行或精密微冷工業,皆須藉助冷凍空調技術。如何使大家都能了解冷凍空調的重要性,卻是陳理事長時時掛念的事。在激烈的產業競爭中,冷凍空調是提升競爭力一項非常重要的工具。每一位成功的人都有其成功的要素,陳輝俊理事長在業界享譽盛名,靠的就是他實在的做事方式及誠懇的待人之道,陳理事長並計畫退休後專注於冷凍空調的研究工作,足為今日冷凍空調人的表率。 |